上一页|1|2|3|4|5|6|7|8|9|10|11|12|13|下一页
/13页

主题:见证楼市之变迁——15年房事全记录

发表于2013-07-18

从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开始到2013年的必须公布房价控制目标,这15年对于楼市来说是飞速发展的15年,也是飘摇动荡的15年,从严格控制高房龄、小户型住房和商业用房贷款,到二手房交易征收个人所得税,从限购到限贷,每一次政策的转变都会对楼市产生莫大的影响,但谁都不能否认,中国的房地产行业,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



发表于2013-07-18

楼市的1998年 取消福利分房 开始进入商品房年代

  1998年7月,国务院正式宣布“开始全面停止实物分房”。杭州也取消了福利分房,商品房市场真正开始发展。


发表于2013-07-18

楼市的1999年 杭州第一次有了可买卖的商品房

  1999年可以称为杭州楼市元年。因为在这之前,大部分人获取住房的方式依然是单位的福利分房,1999年之前的楼市尚不能称之为“楼市”。1999年元旦,国家货币化分房政策正式出台,这是商品房市场发展的真正起点。

  就在那一年,杭州先后出台了《杭州市区房改房上市交易管理试行办法》和《杭州市区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》,鼓励房改房上市交易,以及推行货币化分房制度。同一时期,杭州又开始放开外地人购房限制。至此,房子终于成为一种商品,制造交易这个产品所构成的“楼市”终于成为一个清晰的概念。

  1999年是一个让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的好年景。当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绿城房产创下6.9亿元销售额,坐稳杭州房产龙头老大的位置,较之前一年业绩增长82%;南都房产则以4亿元的业绩成为“榜眼”。时至年底,又有滨江房产、之江房产、宋都房产等国有开发商改制的消息传来,后来的房产大鳄们从那时开始群雄逐鹿、书写传奇。

  房产增值带来的财富传奇也始于1999年。“1999年,杭州楼市启动时,有人摆手表摊挣的钱买了均价每平方米2000元的18套房,每套70平方米上下,靠银行按揭首付20%,共掏出50万元。然后简单装修,每套出租平均收入1200元/月。一进一出抵消按揭月供后,18套住房每月还能产生利润约5000元。”这是微博上的一个段子,真伪无从考证,但是更多人愿意相信,并为自己所错过的那个风云年代扼腕叹息。


发表于2013-07-18

楼市的2000年:首个单价过万楼盘面市 杭州楼市狂飙突进

  1999年开闸的杭州楼市,在2000年迎来了爆发。

  在2000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上,第一届“最佳人居环境展览会”是新千年盛会的第一道亮点,吸引了在杭60多家房产开发公司的160多个大小楼盘参展。现场成交商品房1947套、成交金额达到10.78亿元。这些创纪录的数字,记录了那个神奇的年份。不断上涨的地价、房价,待价而沽的新盘,入市追涨的购房者,整个市场持续上升的景气度全国罕见。

  据杭州市统计局统计,当时住宅销售价格每月上涨3%,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幅度居全国第三。


发表于2013-07-18

楼市的2001年:“温州炒房团”开始名声大噪

  2001年初,杭州发生了一件城市规划史上的特大事件。1月12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,经国务院、省政府批准,杭州市将扩大市区行政区域,撤销萧山、余杭两个县级市,设置萧山区和余杭区,杭州市区面积由原来的683平方千米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。

  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和杭州楼市共荣共生、爱恨纠葛十几年的温州人来了。有资料显示,1999年以来,外地购房者便在杭州楼市活跃,其中尤以温州人最为突出,从蒋村到东河沿线的楼盘都有温州人的身影,到2001年,“温州炒房团”开始名声大噪。


发表于2013-07-18

楼市的2003年:调控政策出现反复 新盘开盘卖光房价攀升

  2013年6月中旬,央行发布了著名的“121号文件”(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的通知》),明确发出了“缩紧银根”的信号。该文件对开发商开发贷款、土地储备贷款、个人住房贷款、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等七大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,几乎囊括了房地产项目从建到销的各个环节。

  让人错愕的是,两个月之后的8月12日,国务院发出《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》,即“国务院18号文件”,该文件肯定全国房地产发展整体健康,确定房地产业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。18号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央行的121号文件,开发商普遍表示欢迎。

  根据国务院18号文件的精神,9月杭州市政府提出了八项措施,如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开发用地供应、二手房交易拟收取20%个人所得税等,使得二手房市场出现一波三折、大量房源提前入市的局面。不少卖家当天就打电话给业务员,要求迅速将房源脱手。

  10月8日,事情有了进展。市政府再次发布消息,表明在三种情况下,将免征20%的个人所得税(如对杭州本市居民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、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,免征个人所得税)。市场在这时候更多地变成了观望,买家卖家开始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心理战。

11月26日,市场最关心的消息来了:20%的房产交易税将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征收。

  2003年的杭州楼市,也许只能用不平凡来形容。


发表于2013-07-18

楼市的2004年:首提20%个税 楼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

  2004年,对于楼市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。一方面,房价在不断地上升,一派火热景象;另一方面,政府频频出台宏观政策,希望降下楼市温度。市场与政策在这一年相互博弈、互不相让。

  2004年上半年,中介公司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冷清场面,杭城房产中介一度达到四天关闭一家的惨状。到了9月份,杭州不得不叫停已实施8个月的房产调控政策。

  5月举办的浙江省第十一届房地产博览会,与过去四年相比,是可售房源最多的房博会,也是首次出现“新房卖不完”的房博会。


发表于2013-07-18

楼市的2007年:地铁1号线开工 杭州开启副城时代

  2007年2月,国务院批复了《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(2001-2020年)》,杭州市正式确定了“一主三副六组团”的城市格局。2007年3月,杭州地铁正式开工。
  这两件大事合二为一,彻底改写了杭州的城市格局和杭州人的出行方式,一张大杭州的灿烂图景徐徐展开。

  直到2007年12月,央行第6次加息。一年连续6次加息,终于拖住了中国股市和杭州楼市的脚步。2007年这样一个杭州楼市狂飙突进的年份也至此画上句号。


发表于2013-07-25

楼市的2001年:“温州炒房团”开始名声大噪

  2001年初,杭州发生了一件城市规划史上的特大事件。1月12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,经国务院、省政府批准,杭州市将扩大市区行政区域,撤销萧山、余杭两个县级市,设置萧山区和余杭区,杭州市区面积由原来的683平方千米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。

  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和杭州楼市共荣共生、爱恨纠葛十几年的温州人来了。有资料显示,1999年以来,外地购房者便在杭州楼市活跃,其中尤以温州人最为突出,从蒋村到东河沿线的楼盘都有温州人的身影,到2001年,“温州炒房团”开始名声大噪。


发表于2013-07-25

楼市的2003年:调控政策出现反复 新盘开盘卖光房价攀升

  2013年6月中旬,央行发布了著名的“121号文件”(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的通知》),明确发出了“缩紧银根”的信号。该文件对开发商开发贷款、土地储备贷款、个人住房贷款、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等七大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,几乎囊括了房地产项目从建到销的各个环节。

  让人错愕的是,两个月之后的8月12日,国务院发出《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》,即“国务院18号文件”,该文件肯定全国房地产发展整体健康,确定房地产业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。18号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央行的121号文件,开发商普遍表示欢迎。

  根据国务院18号文件的精神,9月杭州市政府提出了八项措施,如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开发用地供应、二手房交易拟收取20%个人所得税等,使得二手房市场出现一波三折、大量房源提前入市的局面。不少卖家当天就打电话给业务员,要求迅速将房源脱手。

  10月8日,事情有了进展。市政府再次发布消息,表明在三种情况下,将免征20%的个人所得税(如对杭州本市居民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、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,免征个人所得税)。市场在这时候更多地变成了观望,买家卖家开始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心理战。

11月26日,市场最关心的消息来了:20%的房产交易税将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征收。

  2003年的杭州楼市,也许只能用不平凡来形容。


上一页|1|2|3|4|5|6|7|8|9|10|11|12|13|下一页
/1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