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7月我市社会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

发表于2020-08-27

7月,我市商贸流通业继续保持回温态势,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,同比下降1.5%。1-7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2亿元,同比下降6.1%,降幅较1-6月收窄0.7个百分点。 线上零售拉动社零回暖。7月和1-7月,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业分别实现线上零售额70.1亿元和534亿元,增长9.7%和10.1%,增速高于全市社零11.2个和16.2个百分点,若剔除线上零售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、1-7月分别下降3.2%和8.8%。 商品零售先行恢复。1-7月,全市商品零售额 2719亿元,下降3.5%,降幅较1-6月收窄0.5个百分点;餐费收入483亿元,下降18.3%,降幅较1-6月收窄2.2个百分点。 住餐业回温明显。7月,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.4亿元,下降20.5%,较6月降幅收窄10.4个百分点,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.3亿元,增长5.9%,回升9.5个百分点。1-7月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、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.2亿元和109亿元,分别下降47.8%和15.0%。 限上商品降多升少。限上21类商品“8升13降”。生活基础类商品零售相对稳定。1-7月,全市实现粮油食品类、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230亿元和159亿元,增速分别为7.5%和-1.5%。汽车类商品降幅收窄。受汽车类消费券刺激,7月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74.2亿元,增长11.4%。1-7月全市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458亿元,下降16.5%,降幅较1-6月收窄1.8个百分点。化妆品、体育娱乐用品类等生活改善性商品增长较好。1-7月分别实现化妆品、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68.3亿元和15.4亿元,增长6.7%和79.6%。

上一页|1|
/1页